I am a tower crane engineer
七月 03, 2025
腾讯微云跟所有市面上所有网盘一样,想快速下载文件就得开会员。
虽然不冲会员也能下载,但是100KB/S的速度,文件小一点还能忍忍,几个G的文件,就得等几个小时。
今天偶然发现一种可以曲线救国的方法,完全正规操作就能快速下载腾讯微云的文件。
方法如下:
打开微云文件分享链接页面,选择用QQ登录;
点击“保存微云”,将分享的文件保存到自己的微云;
在手机QQ上打开“我的电脑”,点文件夹图标,点“微云”选项卡,下面显示默认分类是文档,根据刚刚保存的文件类型,找到对应的分类,找到刚刚的文件,选中后,点击发送即可。
在电脑上接收文件,你会发现下载的速度非常快。
七月 02, 2025
此设置不必要求CMCCAdmin超级管理员模式登录,一般用户user模式也可以设置。
最近觉得移动宽带对光猫桥接模式下带宽进行了限制,光猫设置成桥接模式,即使我用电脑直连光猫,在电脑上宽带拨号,测试宽带速度达不到标定的千兆,而用光猫路由模式下测速就可以达到。试了用路由器拨号也同样测速不达标。果然便宜没好货啊。
宽带设置-Internet链接
IP协议版本:IPv4/v6
模式:PPP
端口绑定:根据自己需要勾选
DHCP服务使能:√
启用NAT:√
业务模式:INTERNET
VLAN 模式:一般都是改写(tag),根据所在地的情况
VLAN ID:填写自己的
802.1p:默认0
使能DSCP:默认不勾
DSCP:默认留空
MTU:默认留空
用户名:宽带账号
密码:宽带密码
启用PassThrough功能:√
认证类型:自动
启用PPP扩展功能:不勾
全局地址获取方式:SLAAC
网关获取方式:自适应
DNS获取方式:自适应
前缀获取方式:DHCPv6
六月 25, 2025
本文讨论的前提是使用blogger classic主题
既然选择blogger平台写作,其中一个理由便是可以在web端即时撰写文章和发布,并且只要网络畅通,写作过程中都是随时自动保存的,不用担心突发中断的情况。写博文的后台编辑器有两种模式:撰写模式和HTML视图。中文翻译成撰写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得模式。以往我都是在撰写模式下写东西,直到我仔细查看了发布后的网页源码——好家伙!文章正文的源代码直接搞成一行了。如果你在撰写模式下对文章格式进行各种美化,包括但不限于字体、颜色、对齐等操作,那么恭喜你,你会得到一个无比臃肿的源代码。每一个样式都是通过内嵌在标签内的方式添加的。如果你从VSCODE等编辑器复制了一段代码到blogger编辑器的撰写模式,你会发现代码居然还保持和VSCODE里一模一样的代码高亮,从页面源码来看,你粘贴进来的不仅仅是代码,顺带把高亮的样式代码也一并带来进来。有时候你随手一个空格或者换行,都会产生一堆源码,虽然普通用户看不出什么区别,但是背后的源码混乱到不忍直视。
这一切对于有轻微强迫症的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采用HTML模式。
你会发现,在这个模式下编辑器里的内容会被精准的呈现。除了会被blogger系统在首尾增加两句代码。
<div style="clear:both;"></div>
<!--编辑器里的内容-->
<div style="clear:both; padding-bottom:0.25em"></div>
如果你对文章还添加了标签,文章末尾还会有显示标签的代码
<p class="blogger-labels">标签: <a rel='tag' href="#">tag</a></p>
借助Bootstrap前端库,可以在保持代码整洁的前提下,对文章格式进行美化。
六月 24, 2025
上个月有一次剪脚趾甲,偶然瞥见左脚第三第四脚趾连接部位有个黑乎乎的东西,用手一摸,居然擦不掉,靠近一看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黑斑,而且已经不小了,足足有5mm直径,这已经不是痣那么简单了。这个位置我以前是没有任何痣之类的黑点的,也就是说这个黑斑是后来长的,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出来就无从知晓了,毕竟这个位置太隐蔽了,我平均一周剪一次脚趾甲,直到它长到这么大才发现,如果位置再更隐蔽一些,估计发现的时间会更推迟。我右脚第四脚趾底部也有个小黑点,类似痣,那是更早之前老婆发现的,我当时没在意,觉得可能是以前不小心脚趾受伤留下的。然而当我再次仔细观察右脚的黑点,觉得这货跟左脚的性质大概率是相同的。这个东西长在脚上,不疼也不痒,表面也不突起,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我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这个情况并不少见,学名叫色素痣,可能的病因很多,不管怎么样,医生建议都是切了,以防万一,切了也就没了担忧。巧合的是离我最近的医院居然还有色素痣专病门诊,果断挂了个周二的号,去医院给医生一看,二话不说就是切,但是当天没法做手术,最近的安排都要到周五,当天只能抽血做术前检查。
周五我一大早就去医院,因为已经提前挂了号,所以我直接去皮肤科签到,排第一个,等八点医生上班,开了手术申请,以及三天分量的消炎药。第一次去手术室,还好手术室门口的大爷很热心,指导我做一些术前准备。没啥悬念,我是今天第一台手术。跟网上说的差不多,让我趴在手术台上,先给两只脚消毒,由于是趴着,看不见具体过程,反正就是各种擦药水,擦得很仔细,脚趾丫脚指头每个地方都擦了。然后医生决定先切大的,接下来是打麻药了,那是钻心的疼,可以说整个手术最疼的就是打麻药。色素痣切的很快,但是缝针却遇到难题了,由于我这个长得位置是两个脚趾之间,操作空间很小,搞了有几分钟多,医生让我改为躺着再缝,又操作了好几分钟,最后我都能感觉到针在戳我的脚趾了,可能局部麻醉的失效快过了,我也不想再额外打一次麻醉,只能咬着牙忍了,还好几针过后就缝好了。然后继续趴着,切另一只脚,这个就快很多,因为很小,感觉只缝了一针。等了一会,有个护士拿着两个透明袋子到我面前,让我看看,这就是切下来的两个色素痣,说要拿去做病理检测,大概四个工作日出结果。交代我到时候拿到报告可以去皮肤科随便找个医生帮忙看看结果就行。
一切结束后我缓缓穿上拖鞋,往外面踱步,是用脚后跟走路的那种,医生让我正常走就行,我担心正常走会把伤口挣开,还是不听医生的了,我走我的。本来医生让我第二天再过来换药啥的,但是第二天有大雨,我的脚也不能沾水,出行不便。问了医生可以在家自己换药,其实也就是用碘伏消毒,重新包扎一下而已,不是什么难事。我就等十四天过后,再来拆线就行了。
在家休息了周六和周日,周一没下雨,我就骑电瓶车去上班了,走路不多,不影响伤口恢复。
脚是没法洗的,洗澡我都是用塑料袋和保鲜膜将脚和小腿包起来。袜子也穿不了,鞋子只能是拖鞋。如果是下雨天,我觉得我就得请假在家了。😅
六月 23, 2025
AI出现之后,改变了很多东西。
以往我写个代码,可能需要一边查手册一边写,因为很多函数用法并不记得。现在只要有一个AI工具,比自己翻资料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从此写代码不再卡壳。
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业余的编程选手,这简直就是一个全天候无所不知的编程老师,任何问题都能给你很多种解法的高手。以前在网上问一个事情,难度堪比造原子弹,首先自己的问题能不能描述准确是一回事,有没有人来回答也是一码事,回答的时效性也是,可能三五天都没人回答。
在我看来,AI将知识的鸿沟拉平了,让普通人都有机会借助它的力量去实现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就像游戏里的外挂,有了AI,从此人生开挂。😛
当然AI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思考和判断是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做的,盲目的相信AI,不如不用AI。